在人类还没掌握火之前,人类与动物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差别,夜晚来临时,都处于漆黑一片的暗夜中,承受着恐惧与寒冷。当时人类吃的也都是生的食物,不但生吃植物果实,也生吃那些捕来的动物,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直接生吞活剥连毛带血地吃。因此当时的人们容易得病,寿命也很短,直到人类学会了火的运用,这样的现象才得以改变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实际上,火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,火山喷发,有火出现,电闪雷鸣之后,树木也会自燃。但是,原始人类也很怕火,一看到火就敬而远之。
直到某次山林发生大火,许多飞禽走兽葬身火海,当火熄灭之后,有人类发现,那些动物的肉被烤熟之后,吃起来更加好吃,于是,人们就慢慢懂得了天火过后来寻找热乎乎的熟肉吃。
随后,人们还发现火可以用来取暖,于是,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起了天火,并把天然火种带回洞穴里保存起来。
但是,天然火种很难保存,稍不留神,火种就会熄灭,人们只好继续过着吃生肉、过着冷冰冰的日子,期待天火再一次的出现。
火,对人类太重要了,拥有了火,人类就可以战胜疾病,战胜猛兽,可以过着温暖的日子,过着吃熟食的美味日子,人类该怎样拥有并控制火种呢?
大约在6000余年前,华夏某一个氏族部落里,有一位先祖发明了“钻木取火”,产生火苗,让人类能控制了火。为了缅怀这个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人,人们称他为“燧人”,即取火者之意。这个氏族部落也被后世形象地称为“燧明国”。
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,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,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,他被尊为“火祖”。
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,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,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。
在《尚书大传》等著作中,更是把“燧人氏”列为“三皇五帝”中的三皇之首,奉为“天皇”,尊称为“燧皇”。
“火祖”燧人氏虽然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,但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方便,人类往往还不能自由充分地利用火。
大约4600多年前,在黄帝时期(一说帝喾时期),一个叫重黎的人又发明了击石取火的方法,这一发明比钻木取火要方便省事得多,从此人类无须绞尽脑汁地保存火种。
为此,黄帝专门召开庆功大会,封重黎为专职管火的火正官,还给他赐名为“祝融”,“祝”就是希望长久的意思,而“融”的意思则为光明,黄帝的这一赐名,包含着远古人类对火、对光明的渴望。
据说祝融还最先发明了火攻的战术,当初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中,祝融还命令自己的部落人带着火把等易燃物点着侯,投向蚩尤的部队里,把蚩尤烧得灰头土脸,狼狈不堪,为黄帝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。
黄帝战神蚩尤,奠定了炎黄部落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,为了表彰祝融的军功,黄帝在一统天下后,不仅奠定五岳,还让祝融镇守南岳衡山,管理南方的事务。
从此,祝融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,他经常巡视各处的百姓,看到这里的人们还吃着生东西,就教给他们取火之法,教他们把东西烤熟再吃。他看到这里瘴气重、蚊虫多,百姓经常生病,就告诉他们点火熏烟,驱赶蚊虫和瘴气。
周围的人们都很尊敬祝融,为了感谢他以火施化,而火又是赤色,于是,祝融就被人们尊为“赤帝”。
在科学文化落后的远古年代里,人们对火的认识还仅仅是表面的,认为火很神秘,能主宰火的就是神。
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,所以,后人把他尊为“火神”,每年秋后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,以表达人们对祝融的感激和纪念。这样,在上古神话中,祝融也就成了“火神”。
2021年3月2日,我国首辆探访火星任务的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中,“祝融号”以超过50万的选票荣登榜首,排名第一。
5月15日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“天问一号”着陆器与“祝融号”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。
祝融作为我国神话传说中的“火神”,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,带来光明。因此,首辆火星车命名为“祝融”,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,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、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。